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關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部署要求,全區開展人員密集場所疏散樓梯和消防救援口治理工作。現將規范設置疏散樓梯和消防救援口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人員密集場所范圍
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民用機場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具有文化娛樂、健身休閑功能并向公眾開放的室內場所,包括影劇院、錄像廳、禮堂等演出、放映場所,舞廳、卡拉OK廳等歌舞娛樂場所,具有娛樂功能的夜總會、音樂茶座、酒吧和餐飲場所,游藝、游樂場所和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等娛樂、健身、休閑場所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
二、人員密集場所疏散樓梯設置標準
人員密集場所應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等相關要求,規范設置疏散樓梯。
1.應分散設置不少于2部疏散樓梯(安全出口),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設置1部疏散樓梯(安全出口):
(1)除托兒所、幼兒園外,建筑面積不大于200平方米且人數不大于50人的單層公共建筑或多層公共建筑的首層。
(2)除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兒童活動場所、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以外,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層數不超過三層,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200平方米且二、三層人數之和不大于50人的多層公共建筑。
2.疏散樓梯(安全出口)的位置、形式和寬度等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米。
(2)首層疏散外門、室內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米,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門、室內通向室外疏散樓梯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3)多層醫療、旅館、老年人照料設施、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商店、圖書館、展覽、會議中心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層及6層以上的其他多層公共建筑,室內疏散樓梯應為封閉樓梯間。
(4)疏散樓梯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使用影響人員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鏡面反光材料;頂棚、墻面、地面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均為A級(不燃)。
(5)疏散樓梯間內不應設置或穿過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及其他影響人員疏散的凸出物或障礙物。
(6)自然通風條件不符合防煙要求的封閉樓梯間,應采取機械加壓防煙措施或采用防煙樓梯間。
(7)室外疏散樓梯的欄桿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0m,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凈寬度不應小于0.8m,且樓梯周圍2米范圍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其他開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梯段;梯段和平臺均應采用不燃材料。
(8)其他要求還應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7章規定。
3.對于既有建筑改造項目(指不改變現有使用功能),當條件不具備、執行現行規范確有困難時,應不低于原建造時的標準。
三、消防救援口設置標準
人員密集場所應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等相關要求,規范設置消防救援口。
1.場所所在建筑的外窗不得設置影響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無外窗的場所每層應設置消防救援口(凈高度和凈寬度均不應小于1米,當利用門時,凈寬度不應小于0.8米),并在室內和室外設置永久性明顯標識。
2.場所所在建筑設置的消防救援口嚴格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2.2.3條規定執行,不得被遮擋或封堵,確因特殊需要進行包覆處理的,應易于從室內和室外打開或破拆;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3.消防救援口宜臨街、臨路設置,并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便于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4.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場所配備逃生繩、懸掛式逃生梯和過濾式自救呼吸器等輔助逃生設施。
5.對于既有建筑改造項目(指不改變現有使用功能),當條件不具備、執行現行規范確有困難時,應不低于原建造時的標準。
四、相關工作要求和法律責任
人員密集場所應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按照要求規范設置疏散樓梯和消防救援口,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場所應主動進行整改。
人員密集場所存在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和消防救援口未按標準設置的,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的,對火災隱患經消防救援機構通知后不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消防救援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條之規定,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伍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有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行為的,消防救援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條之規定,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個人在門窗上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行為的,經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單位或者個人不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消防救援機構依法依規對危險部位或者場所采取臨時查封措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
2023年9月4日